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坚持“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宗旨,2024年寒假期间,我院积极组织开展“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引领青年学子通过返回家乡参与社会实践,切身感受党的领导下过去五年和新时代十年取得宏伟成就,在服务家乡、服务人民中学思践悟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方法论,用实际行动在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任务中贡献青春力量。
姓名:周梦月
学院:建筑工程学院
年级专业:2023级工程造价2305班
返家乡服务地:太和县县政府
青春志愿行,温暖回家路。怀着激动的心情回到家乡,想着为家乡出一份自己的力量。我义无反顾地参加志愿活动在汽车北站服务大家。我在汽车北站的主要工作是为旅客提供问询指导、秩序维护、安检协助等志愿服务。在本次实践中感触最深的是看到老人面对如何买票坐车感到困惑时、看见一对夫妻领着大包小包的东西缓慢前行、看见残疾人行动不便时等等事件,这是我知道此刻我站在这里的意义,能使他们紧缩的眉头得到舒展,能使他们激动地说出遇见好人了,能使他们回家之旅变得轻松,能使寒冷的冬天变得有温情。在参加志愿服务活动中,我要思考国家为何积极开展此类活动,我们应该成为怎样的青年、如何全身心的报效家乡。
最后,我得到不仅仅是一些理论知识,同样也有宝贵的社会实践。明白家与国就是小我与大我的关系,所以我们青年要积极为家乡做出贡献才能让国家变得更加强大。

姓名:仰笑
学院:建筑工程学院
专业年级:2023级工程造价205班
返家乡服务地:烟台镇团委
青春返家乡,逐梦正此时。作为一名志愿者,我在政府的指引下在车站帮助老人购买车票,指示方向,让老人出行更加便捷,老年人因为各种问题不会使用智能手机正是老人数字化困境,也是现在中国面临的问题之一。
在志愿活动中,并且在团委的领导下,为需要帮助的人们提供志愿服务,为老人送去温暖,帮助老人网上挂号,网上就医,网上购物,帮助老年人使用智能手机,让老年人更好享受智能化便利,而且通过这些服务,我深切的体会到了要关爱弱势群体的重要性
社会实践是引导我们走出校门,走向社会,接触社会,了解社会,投身社会的良好形式,是向广大群众学习,锻炼才干的机会。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我们要学会把学习书本知识与投身于社会实践统一起来,自觉走与实践相结合、与人民群众相结合的道路,努力缩短成长与社会需要之间的距离,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姓名:张飞
学院:建筑工程学院
年级专业:2023级建筑工程技术2301班
返家乡服务地:丹清河乡新庙子村委会
红光冬月行,温暖建真情。生在红旗下,长在春风里。作为新时代的新青年,我们应当心怀感激,积极的去当志愿者为社会做出一些小小的贡献。于是,我来用寒假的时间做了一名环卫工人志愿者。
在实践服务过程中,我参与了大街的清扫以及垃圾桶的清倒,深入村民村户走访调研,和村民讲述了垃圾如何分类以及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在村书记与村妇联的支持与帮助下,我完成了为期15天的环卫工人志愿者体验。通过这件事使我明白了环卫工人这个大集体的不易,也让我懂得了创造价值的快乐。
作为一名大学生要踊跃投身国家建设,以激情飞扬的青春活力不断添加祖国前行的“燃料”。通过此次“社会返家乡实践”,使我明白了大学身要敢为人先,善于创造,勤奋求实,勇于开拓,成为改革创新的生力军。

姓名:孙昊然
学院:建筑工程学院
年级专业:2023级建筑工程技术2301班
返家乡服务地:湖北省荆门市荆门城建集团
不负青春韶光,投身实践锻炼。2024年寒假,我报名加入返乡社会实践活动,成为荆门城建龙泉学苑项目上的一名实习生。
在项目上,我跟随师傅对各项施工工艺和程序进行检查和评估,协助完成施工现场的材料和设备的管理,独立完成施工日志的填写。在这次实践当中,我深刻理解到想要成为一名合格的工程建设者,除了要总结学习掌握技能知识外,还需丰富自己的实践经验,唯有此才能成为一名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并努力成为行业领域内的大国工匠。
三人行必有我师。通过这次实践活动,我从各位优秀前辈及同仁身上学到了许多经验,对未来人生职业规划有了更加清晰的认知,这将会是我毕生都受用的很大一笔财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