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引导建工学子返乡参与社会实践,服务家乡建设发展,不断强化实践育人成效,学院团委持续推出“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展播,分享襄汽青年的“返家乡”故事,展现襄汽学子青春风采。
建工学院学生热情高涨,积极投身家乡志愿服务活动,以实际行动助力家乡建设,充分展示新时代青年的新形象、新活力、新风采。
实践风采展示(1)
建筑工程学院建筑工程技术2301班张飞
实践地点:河北省张家口市康保县丹清河乡新庙子村

生在红旗下,长在春风里。作为新时代的新青年,我们应当心怀感激,积极的去当志愿者为社会做出一些小小的贡献。于是,他来用寒假的时间为乡村居民整理健康信息。
一到家乡,他首先去了他家乡的乡村诊所,他深切地意识到,居民健康是多么的重要,对于社会的发展是多么重要。
接下来,他参与了一次居民健康讲座活动。在这次活动中,他协助医护人员为居民进行简单的医疗诊断,整理了近几年来居民的身体健康信息,并向居民宣传医疗知识。通过亲身参与,他深刻体会到居民健康的重要性,更加明白了每个人都应该为创造美好的生活环境贡献自己的力量。
作为一名大学生要踊跃投身国家建设,以激情飞扬的青春活力不断添加祖国前行的“燃料”。通过此次“社会返家乡实践”,他说,“使我明白了大学身要敢为人先,善于创造,勤奋求实,勇于开拓,成为改革创新的生力军。”
实践风采展示(2)
建筑工程学院建筑工程技术2401班姜信钽
实践地点:山东省菏泽市成武县永昌街道办事处

寒假期间,建筑工程学院技术2401班将信钽回到家乡山东省成武,走进成武王林社区、成武客运站等地,开展“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
在成武王林社区“暖心陪伴,为爱延时”活动中,耐心辅导孩子们的功课作业,并培养孩子们的兴趣爱好。在工作之余,主动帮助社区居民解决生活问题,提升居民的生活幸福感。

在成武客运站,客运站工作人员从提高服务质量、聚焦重点群体、强化安全保障三个方面给青年志愿者们进行了岗前培训。身穿红色马甲,他成为春运的“导航员”和“护航员”,为旅客提供引导咨询、行李搬运、重点帮扶等贴心服务。在候车区,为老人、儿童等特殊群体送上温暖关怀;在进出站口,协助维持秩序,保障旅客顺畅出行。
在寒假返家乡活动中,他积极投身各项志愿服务,助力社区关爱儿童、助力社区居民提升幸福感、参与春运。凭借热情与负责,获县级优秀志愿者。他说“这是荣誉,更是激励我继续奉献的动力。”
实践风采展示(3)
建筑工程学院建筑工程“红瓦刀”志愿服务队
实践地点:襄阳市襄城区南丽社区

1月15日上午,襄阳市襄城区南丽社区与襄阳汽车职业学院建筑工程学院团总支正式启动“寒假学堂”爱心托管班。
本次“寒假学堂”为期一周,志愿者们将为孩子们提供课业辅导、安全自护、素质拓展、民俗文化讲解等课程,陪伴孩子度过一个安全、快乐、有意义的假期生活。

建筑工程学院团总支将不断调整和完善课程内容,探索和优化儿童假期托管服务实施路径,用爱心、细心、耐心为每一名儿童带去生动有趣的寒假生活,促进孩子们健康成长、全面发展。
实践风采展示(4)
建筑工程学院建设工程管理2303班倪悦微
实践地点:河北省唐山市古冶区范各庄镇小郝庄村

寒假期间,建设工程学院建设工程管理2303班倪悦微同学回到家乡河北省唐山市古冶区范各庄镇小郝庄村积极投身“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当中。
北方的冬天气温极低,年关将至年前大扫除是每个人的习惯,不管男女老少,但是村里有很多行动不便的老人,于是在零下十几度的天气,她在村里帮助清扫街道,帮助孤寡老人张贴春联,让年迈老人也可以欢欢喜喜过大年。
返家乡实践活动已然落幕,她说“相信通过这次活动大学生的素质和修养都能得到提高,投身于社会当中,为乡村和社会的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实践风采展示(5)
建筑工程学院市政工程技术2401班周阳
实践地点;湖北省利川市文斗镇板桥村村委会

寒假期间,建筑工程学院市政工程技术2401班周阳响应校团委号召回到家乡湖北省文斗镇板桥村村委会开展返家乡活动。
为解决村里因下雨大水导致交通不便问题,周阳协助村委会主任委员一起探讨方案解决村民交通问题。认真记录下方案录览,认真完善会议记录。
为了方便查找和管理,周阳协助村委委员对分类后的资料进行归档和编号。他们使用文件夹将资料整理成册,并在文件夹上贴上标签,注明类别、年份和编号。同时,建立了电子目录,录入资料的详细信息,实现了资料的信息化管理。
经过这次实践,他切身体会到了基层工作人员的辛苦,一整天下来,四肢乏力、两眼冒金星、喉咙沙哑,但这同时也让他看到了自己的潜力。经过此次实践,他真正学习到了社会经验,积累了一笔宝贵的人生财富,也为他今后步入社会打下了牢实的根基。他说“我深刻体会到社区工作的复杂性和重要性,也锻炼了自己的处事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真正做到了学以致用、积极创新。”